开年即开跑,冲刺贯三季。在今年3至9月份,大连北方互感器集团有限公司迎来建企以来强度最高、跨度最长的中压生产攻坚期。每天都是一场攻坚战,无论是二十多年工龄的“老兵”,还是初露锋芒的“新星”,都将责任融入血脉,以“舍小家顾大家”的格局诠释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担当。中压车间的“铁军”用行动构建精神坐标:于丽杰二十一年打磨匠心,王盛国带痛坚守两百余天,王吉辉以微光凝聚团队,刘毅在岗位与病榻间双线作战,范广宇专攻“疑难杂症”超越自我。这些鲜活的事例不胜枚举,他们正以“舍我其谁”的精神在岗位上奏响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于丽杰,中压装配车间的一名精磨工,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中压互感器的美容师”。她在平凡岗位上以非凡的坚守和精湛的技艺,书写了自己的不平凡故事,大家都由衷地称赞她为“拼命三郎”。
工作中,她脸上总洋溢着饱满的热情,眼神专注而坚定。今年生产任务尤其艰巨,“活量大、工期紧”成为她和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这场持续六个多月的攻坚战中,她仅因手机损坏无法考勤,才不得已请了4小时的假去修手机,处理完毕便立刻返回工作岗位。为了生产,她把家中大事小情全部托付给丈夫,自己全心扑在一线。支撑她的不是一时激情,而是一名拥有21年工龄的老员工对企业无上的情怀与沉甸甸的责任。她说得朴实却有力:“尽一切努力,不能把活给耽误了!”这是刻在她骨子里的永恒信念,且历久弥坚。她性格泼辣、手法干练,是车间里有名的“急性子”。工作不怕脏累、不惧挑战,在常年实践中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积累经验、推敲技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高效可靠的工作方法,经她完成的产品几乎都能一次性通过质检。
轻伤不下火线,有一次她嗓子发炎,连续四五天几乎说不出话,却仍就坚守岗位,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工友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拼劲,她用行动诠释了敬业与担当,用奉献体现了主人翁精神。
在中压装模车间,王盛国,这位2003年便在此扎根的“老兵”,从今年三月延续至九月的、建企以来前所未有的紧张生产任务中,顶着腰疼、腿疼一直硬挺着,用长达两百余天的“零请假”,在平凡的岗位上刻下了一道深深的“铁人”印记。
“硬挺着”,是车间主任对王盛国这段岁月最朴素的总结。这背后,是每日满负荷工作对带病之躯的持续考验。车间主任评价他,就两个字——“任干”。这并非盲目的吃苦,而是一种溶于血液的责任感。这种“轻伤不下火线”的坚持,是一种稀缺而珍贵的品质,它展现了个体在集体需要时所迸发的钢铁意志,这正是“铁人精神”在新时代最生动的演绎。
王盛国是一个“双职工”家庭,妻子在相邻的中压电压器身车间。面对每天如潮水般涌来的紧张而繁重的生产任务,“各加各的班,各走各的路”成了他们生活的常态。
每逢重大节日,尤其是春节团圆之际,只要车间有加急任务,王盛国总是积极响应,从不讲条件。这种“无条件”的服从,源于他将个人融入集体的自觉。他深知,一个人的坚守,维系的是整个班组的效率与企业的信誉。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稳定力量,无声地感染着周围,成为班组建设最坚实的基石。
王吉辉,这名2023年入职中压卸模车间的“新兵”并非最耀眼,但他却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以最质朴的“不挑不拣,埋头就干,团结工友,助人为乐”的精神,通过“搭把手”的方式积极传递正能量,在团队中掀起了互帮互助的热潮,让工友们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应对每日繁重的体力劳动,练就成团队中口口相传的“生产尖兵”与“暖心人”。
在他的脑海里,没有“分内”与“分外”的严格界限。生产间隙,他总会主动协助工友。这种看似简单的“搭把手”举动,却在团队中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车间主任评价道:“他改变了我们车间的‘微气候’。”互帮互助蔚然成风,团队凝聚力空前高涨。这种源自“守望相助”美德的协作,实现了从“我”到“我们”的升华,切实提升了班组生产力。在长达半年满负荷生产期间,王吉辉牙疼导致脸部肿胀、头晕,直到无法坚持,他才请假一天拔牙,次日立即返岗。“不是不想休息,是心里放不下。”他简单的话语,丈量出责任的深度。
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今天,他展现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核心画像:既有“老黄牛”的实干,又有“螺丝钉”的钻研;既珍视集体荣誉,又将个人成长融入企业发展。这颗卸模战线的“新星”,正以其人性之光与责任之光,照亮平凡岗位上的不凡之路。
在中压浇注车间,配料工刘毅用22年的光阴,诠释了何为责任,何为坚守。他的世界,一方是配料台上毫厘不差的精准,另一方是生活中那份沉甸甸的千钧之爱。
工作中,刘毅不仅将岗位视为家园,精心养护设备,更练就了“听、看、思、研”的真本领,成为能给设备“问诊把脉”的“老中医”。一次,设备厂家维修后,一个不起眼的气动阀信号被接反,这个隐蔽的隐患并未影响设备运行,却被他敏锐地发现。“配料是源头,源头若错,满盘皆输。”在他身上,“从来没有出错”并非运气,而是长年如一日极致认真的结果,他将平凡工作淬炼成了毫厘不差的艺术。
生活予刘毅的考验同样严峻。父亲常年卧病,今年春节后一直住院。休班时,他是病榻前尽孝的儿子;回到岗位,他则是那个一丝不苟的工匠。多次接到父亲病情加重的电话,他也只是将揪心的痛楚深藏心底,深吸一口气,承受着自身膝盖与腿部的病痛折磨转身继续投入工作。今年3至9月,累计仅请假6小时,这个数字,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他对事业与家庭的双重担当。
刘毅的“好”,在于日复一日的“不出错”,在于困境中的坚韧与沉默。他是一位匠人,为冰冷设备赋予温度;他更是一位生活强者,稳稳扛起事业与家庭,用责任与坚守,在平凡岗位上浇筑出无愧于心的坚实人生。
范广宇,中压压注车间压力凝胶成型机操作工,他立足平凡岗位,凭借精湛的操作技能、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持续学习进步的进取精神,逐渐成长为车间内不可或缺的技术骨干与“多面手”,被车间主任和工友们称为扎根一线的“复合型工匠”。
在今年长达六个月的攻坚战中,他以极高的出勤率(仅请假1小时)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主动承接乃至被优先安排处理那些操作难度系数高、加工流程复杂、耗时费力且易出问题的“疑难杂症”型生产任务。面对机车、动车等结构复杂、加工难度高的产品,他凭借扎实的装模基础和丰富的压注设备操作经验,担负起关键加工任务。从不计较、从不抱怨、从不推诿,始终以“首当其冲”的姿态迎难而上,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担当与奉献精神,确保了关键难点任务的顺利推进,成为勇挑重担的“排头兵”。
工作中他不断总结、积累、摸索。对于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他保持敏锐性,主动记录、查看、整理,致力于提升工作效率与产品质量。对于“难干的活”、“辛苦的活”,别人不愿干,他却坦然接受、认真完成。这种“安排就干”、不计得失的实干作风,赢得大家尊重,展现了普通劳动者在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基石作用与卓越价值。